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
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,以身作则,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。
1.要重视0-6岁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,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。
2.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,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。
3.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,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,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―40分钟后,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。
4.要减轻课外学习负担,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、跟风报班,避免学校减负、家庭增负。
5.要避免不良用眼行为,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、吃饭时、卧床时、晃动的车厢内、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,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,应保持“一尺、一拳、一寸”。
6.要保障孩子睡眠时间,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、初中生9个小时、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。
7.要让孩子多吃鱼类、水果、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。
8.要早发现早干预,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,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卫生习惯。
9.要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,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,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,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。
1.减轻学生学业负担,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。
2.加强考试管理,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,控制校内统一考试次数,严禁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,严禁将各种竞赛获奖情况和考级情况与招生入学挂钩,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。
4.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,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,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,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,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、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,要了解其视力情况。
5.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,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,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,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。
6.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,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,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。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,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。
7.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,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,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,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%,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。
8.定期开展视力监测,确保一人一个视力健康电子档案,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,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。
为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落实保障工作,《实施方案》还对各部门提出要求。
要求体育总局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,持续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。要求财政部合理安排投入,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。